Talks | 網絡熱話

從Margot Robbie的電影Barbie到Taylor Swift的 The Eras Tour:兩個女性造就的2023傳奇式盛夏

從Margot Robbie的電影Barbie到Taylor Swift的 The Eras Tour:兩個女性造就的2023傳奇式盛夏

這一次被看見,不是因為追逐完美,而是在找尋自我。

從前的盛夏,鏡頭往往聚焦於女生們清爽的裝束之中,拉近到她們纖細的腰、飽滿的臀,與其說是偷摸的窺探,更像是光明正大的凝視,各大媒體刊登的廣告都在描繪著完美女性的形象。而今年,急驟狂烈的風翻倒了由來已久的禁錮,取而代之的是Margot Robbie和Taylor Swift兩個女星造就的2023粉紅經濟浪潮——前者以電影《Barbie》突破10億美元票房,創下女性單獨指導作品的最高賣座記錄;後者則以《The Eras Tour 我的時代巡迴演唱會》牽動50億美元的經濟效應,可以與國家的GDP相提並論。她們造就了一個傳奇式的夏天,這一次被看見,並不是在追逐完美的路上,她們找尋的,是純粹的自我。

沒有被看見的起點

不論是演藝圈還是音樂圈,追夢的人來來往往,而Margot Robbie和Taylor Swift兩人標緻亮麗的外貌總讓外界覺得她們能夠成名是件多麼自然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成好不費力吧,但其實她們的家境都不算優渥,美夢成真的背後也付出了許多努力。

Margot Robbie從小生活在澳洲昆士蘭州多爾比的一個小農村,父親在她5歲時離開了家庭,她17歲就同時兼職3份工作幫補家計,為了實現自己成為演員的理想,她獨自一人搬到墨爾本四處試鏡,偶爾能夠獲得一些小角的演出機會。直到2013年,她試鏡《華爾街之狼》時即興脫稿,摑了Lenoardo DiCaprio一巴掌,大膽直率且忠於角色的她得到了導演和其他演員的賞識,順利得到性感尤物Naomi一角,因此獲得多個獎項提名。

至於Taylor Swift,出生於賓州小鎮的她在10歲時受到啟發開始接觸鄉村音樂,參加不同的音樂表演活動,之後母親帶著她到納什維爾尋求唱片公司的簽約機會,但高官直言不諱:「只有35歲的家庭主婦才聽鄉村音樂」,一次次地否定卻沒讓她退縮,而她在14歲和RCA唱片簽約。那些忙碌奔波、有點難堪的過往,卻讓兩人更為珍視每一個被看見的機會,靠近想成為的自己。

脫離完美軌道,轉向追尋自我的旅途

成名之後,免不了被禁錮於觀眾和媒體的視角當中,但外界所要求的「完美」與她們所追求的根本不同時,她們時而會滑落一個漆黑的隧道之中,批評的聲音接湧而來,那一個瞬間,她們像是停留在長久的迷失。

對於Margot Robbie而言,《華爾街之狼》的角色讓她有機會與巨星合作,讓更多觀眾注目,但同時她也被定形,她沒有喚醒作為演員的身分,倒是與誘人性感的形象黏合一起了。而Taylor Swift也在一次演講中提及自己的境況:「全世界把我的愛情生活視作一場賽事,而我輸掉了每一場賽事。」社會中固有的常態就是,女星總是輕易地被一些詞語概括,她們的身材和感情生活都最值得被關注,要不是性感女郎,要不就是戀愛腦,而矛盾的是,大眾又想幻想一個完美且年輕的女性榜樣,女星們事業上要成功,不能被私人生活左右。也許是時候,我們並不需要設定一條完美的軌道,而是尋求自我的旅途。Margot於2014年和同伴一起成立了Lucky Chap製片公司,她希望荷里活的產業能夠出現更多由女性視角主導的故事,嘗試制衡演藝業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而電影《Barbie》,就是她兼任製片人的大作。同樣的,Taylor也愈發鬆弛,她更充分地了解自己到底是誰,她以專輯《Midnights》攻佔Billboard前十名榜單,再破記錄。

Barbieeconomy 及Swiftonomics:粉紅經濟,女力崛起

這個夏天,我們見證了「Barbieeconomy」和「Swiftonomics」粉紅經濟浪潮的崛起,不但讓Margot Robbie和Taylor Swift成為商業領域的領頭女星,也成為女性社群凝聚力的象徵。

由Margot兼任主演和製作人的電影《Barbie》席捲全球票房榜單,聯名品牌數之不盡,從時尚美妝到生活用品,無一不受到女性消費者的青睞,粉色系的裝扮成為了女生們的熱門選擇,更成群結隊地買票到電影院實體觀影。而Taylor的巡迴演唱會更是吸引各地樂迷轟動搶票,粉絲們不僅要買門票,還需要為住宿、服裝、美甲消費,一系列的活動也為當地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不過身為流行天后的Taylor也毫不手軟,她慷慨大方地向音響、舞台、舞蹈員等工作團隊發放高達5500萬美金的花紅,牽引一場高達50億美元的經濟浪潮。

兩位女星的夢還在延續,而她們帶來的影響,卻不僅僅是經濟學上的概念,更是傳遞著一個更為重要的訊息:女性力量是選擇與自由,妳可以抉擇任意一條道路,妳可以成為妳想成為的人。

妳可以是巨星,可以是凡人,無論如何,妳都擁有定義自己和夢想的權利。

FOLLOW US

婚姻的意義,遠不止於籌備一個婚禮。From girl to lady,《Research Wedding》的存在,為要讓即將成為人妻的妳,變得愈發知性優雅,更懂得愛與自愛。

你有可能感興趣

閱讀文章:不要把手機轉成震動!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生活習慣,正不知不覺使你「抑鬱」起來
Talks | 網絡熱話

不要把手機轉成震動!這些看似不經意的生活習慣,正不知不覺使你「抑鬱」起來

按掉手機的鬧鐘,睡眼惺忪的你趕著出門,開啟一天的行程,沿著相同的路徑上班,低頭查看社群媒體,映入眼簾的,是令人心情好壞參半的資訊,說不上為什麼,胸口卻悶悶的、抑鬱了起來,只能期許那樣的感覺盡快退去。 現代人深知手機成癮,但又離不開社群媒體 置身後真相時代,現代人不僅要學習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去衡量一則社群貼文的真實性,還要學會不被手機綁架、不被它牽引情緒、不被網友帶風向。 當 […]

閱讀文章:《顧家》:後來的幸福,是靜靜地等待家門被打開的那一刻
Culture | 文化藝術

《顧家》:後來的幸福,是靜靜地等待家門被打開的那一刻

繼去年和麥浚龍合唱《忘記和記》後,相隔半年,黎明(Leon Lai)推出新歌《顧家》。找來雷頌德作曲、黃偉文填詞,傳達「純男人式」的浪漫。熟悉的聲線緩緩傳入耳邊,帶領聽者憶起一段段美好往事,才明白,那一份「愛」從來沒有改變。 《顧家》 在《顧家》MV 場景裡,設計四扇門。每一次開啟,都能看見不同職業的男性,正在外頭忙於工作與事業,而鏡頭的另一邊,彷彿有一份沈默的愛,正在家裡 […]

閱讀文章:「我們一起大笑,可怕的東西就會跑光」:長大後,才懂父親當年的溫柔
Culture | 文化藝術

「我們一起大笑,可怕的東西就會跑光」:長大後,才懂父親當年的溫柔

回首成長階段,不全然圓滿。或許,記憶中依舊參雜著憤怒與爭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理解家人的好。特別是,在工作遇到不如意,家永遠是孩子的避風港。 時至父親節,不妨用這些影片,帶領你重新感受到父親的好。我們都曾在成長的,默默得到父親的支持和鼓勵,只是我們太習以為常。於是,我們終於讀懂父親的耳提面命,在嘮叨、愛講道理的背後,藏著的,是從小到大,始終如一的「父愛」。 #1 《陽光 […]

閱讀文章:為什麼總是感受不到他的愛?從「愛之語」測驗,找到讓他好好愛自己的方法
Love | 知性愛情

為什麼總是感受不到他的愛?從「愛之語」測驗,找到讓他好好愛自己的方法

愛情裡,最幸運也最難得的,是兩個人在一段關係裡,一起成長轉變。每一個人與身俱來的特質是獨一無二的。就算遇到「對的人」,彼此對「愛」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也因此,找到自己和對方是如何表達愛的「語言」,是每一個人都要學習的課題。  來自美國的兩性關係治療師 Gary Chapman,在多年的諮商經驗中發現,情侶之間的分歧與不合,多半源於自身「愛的需求」未被滿足。 試想,兩 […]

閱讀文章:Rooney 和 Joaquin 的老派愛情:終究有一個人,值得你不疾不徐地等待
Love | 知性愛情

Rooney 和 Joaquin 的老派愛情:終究有一個人,值得你不疾不徐地等待

近日,美國女星 Rooney Mara 傳出懷孕的喜訊,一幕她外出被拍到「小腹隆起」的畫面,隨即在社群網路上掀起熱議,消息指出,Rooney 已經懷孕六個月。由於疫情關係,這陣子她和未婚夫 Joaquin Phoenix 選擇低調地在洛杉磯家中隔離。 他們用了四年的時間,從「討厭」到「相愛」 回首他們的愛情故事,雖然沒有偶像劇般的「一見鐘情」,但有著令人意想不到浪漫的情節。 […]

閱讀文章:「不要急著愛上一個人,也不要和一個人熟得太快」:寫一封信,寄給明年的自己
Love | 知性愛情

「不要急著愛上一個人,也不要和一個人熟得太快」:寫一封信,寄給明年的自己

時至年末,不妨寫一封信,寄給明年的自己,期許她/他在未來的道路上,能把這些話放進心底。

閱讀文章:【結在瘟疫蔓延時】利君牙22.22.2好日成婚:婚禮不是最重要,婚姻才是
Love | 知性愛情

【結在瘟疫蔓延時】利君牙22.22.2好日成婚:婚禮不是最重要,婚姻才是

毛記電視旗下藝人利君牙也是選擇照樣舉辦簡單婚禮的人。她本來選擇在2022年2月22日此等百年難得一遇的大好日結婚,所以無論疫情多嚴峻、天氣多濕冷(攝氏8度!)、雨下得多滂沱,也無阻他們結婚的決心。

閱讀文章:《流金歲月》:三十歲以後,不一定要完成什麼夢想,但一定要懂得更愛自己
Culture | 文化藝術

《流金歲月》:三十歲以後,不一定要完成什麼夢想,但一定要懂得更愛自己

改编自亦舒同名小說,由倪妮和劉詩詩所主演的電視劇《流金歲月》,細膩地刻畫三十歲都市女子的故事。兩位女主角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隨著年齡的成長,漸漸地意識到許多事情,深深地喚起許多觀眾的共鳴,發人省思。 #1「每個人不一樣,你經歷的我沒有經歷,我經歷的你也沒有經歷。」 出身於富裕家庭的蔣南孫(劉詩詩 飾)在劇中說道:「每個人不一樣,你經歷的我沒有經歷,我經歷的你也沒有經歷。所以 […]

RW Brides

To get latest wedding information, exclusive event invitation and attractive discounts from wedding talents.

Join RW Brides Now
Sign up for RW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Research Wedding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crossmenuarro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