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Wedding Magazine Logo
Culture | 文化藝術

《后翼棄兵》給女生的啓示:要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

《后翼棄兵》給女生的啓示:要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

當《后翼棄兵》出現時,我看得非常感動與激動,後面兩集甚至大爆淚,為什麼?女主角 Harmon,她所作所為都不是為了別人,她的每一次思考,每一次決定,都是基於自己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在心中進行連串的思考衝擊,一次次地自我拷問,反覆檢視現況與自身。她的設定是一個天才棋手,劇情是女權導向,但沒有刻意聚焦在女權,而是讓我們一路見證 Harmon 的成長過程。

《后翼棄兵》給女生的啓示:要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

編劇純粹讓觀眾去看,去觀察 Harmon 如何輪番對戰一位又一位的男性棋手,用「實力」為自己賦權,模糊性別意識。Harmon 打從最初就是一個有殘缺的女主角,表面上裝得很乖巧聽話,私底下會偷竊、有藥癮、有酒癮,會刻意遺忘原生家庭的痛苦記憶。可相對地,因高材生母親給她的影響, Harmon 自小就明白:世界上,我只能相信自己的力量,只有我才有資格給自己下指導棋。

她提到自己喜歡西洋棋的理由,是 64 方格的可掌控性,我看到有的女權主義者解讀,這是她想要打倒父權。我認為完全不是。一個小女孩還小,對父親的印象僅是陰影下的半張臉,哪可能想到什麼打倒父權?我覺得這是象徵著 Harmon 從小就已經長成「自我」,她想要對一切有所控制,包含她的選擇與人生。

《后翼棄兵》給女生的啓示:要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

棋盤,是 Harmon 堅定自主的啟蒙,硬要扯到她動機是反抗父權,我覺得太偏了,不符人性。有趣地是,正因 Harmon 過度相信自己的直覺和掌控欲,導致性格特別剛烈固執,不懂轉彎,整齣劇也會讓觀眾看到 Harmon 如何跟這種銅板兩面的性格奮戰,終至真正覺醒,戒掉酒癮。

什麼叫做成長?成長就是伴隨陣痛,成長不可能沒有經過黑暗與扭曲,你一定爛過,才知道什麼是好。成長包含從犯錯中覺醒。一昧貪圖安逸,你腦子就是停在那裡,一如尼采所言,有人終生就是當駱駝,成不了獅子跟超人。有些駱駝他們有權有勢,就誤以為自己成獅子了,但根本不是。他們只是披著金銀珠寶,縱然擁有地位,但交出的作品、言談、商戰策略,你很清楚他們已經停滯了,就是一隻駱駝。

《后翼棄兵》給女生的啓示:要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

Harmon 的靈性是持續在成長開發的,無論是性愛、穿衣品味,甚至是對於「愛」的看法,她都是不斷變化,通過一次次出格的叛逆和受傷,一邊反叛,一邊思考,觀察周遭發生的權力不對等,直至找到方向。劇中有個概念,我覺得一定要劃重點。

第五集,Harmon 回憶母親對她說,黑暗沒有什麼好怕,任何事情都沒有什麼好怕。世界上最厲害的女人,不是她們多有錢,多有實力,多能兼具家庭跟事業。「世上最強的女人,是她們適應孤獨的能力。」Harmon 母親這句話很重要,它是女性自主的真諦。

《后翼棄兵》給女生的啓示:要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

女人,寧願剛出生就做好孤獨終老、世上無真愛的準備,你才能夠站在一個足夠清醒的角度,去愛你所愛,認同所選。我們太常被教導要依賴男人,哪怕是挑潛力股,也是希望對方發達之後,自己能過上好日子,說到底,就是還是想仰賴別人嘛!

我想起專訪陶晶瑩時,她對我說的話:「女人的懶散,是父權無法打倒的根源之一。」為什麼女人會懶?這不能怪女人,要怪百年封建制度、文化作品的灌輸,讓我們真以為自己做不到,勇敢不起來。我們可以。我們不是成長在第三世界,這裡是民主自由的台灣,女人是能夠獨自成就自己,不需要靠任何人,更不需要抱著「變強之後就可以『配』到另外一個優秀男人」的思維去努力。

我們的國家,是一個可以發生奇蹟的地方。因此,妳要好好愛自己,因為沒有人會永遠愛妳,他們只能陪你走一段路,可以幫助妳瞭解自己,但,他們不是妳要追逐的重點。我希望女人能有如此自覺,我相信《后翼棄兵》能幫助妳們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這真的是很棒的劇,滿分。

《后翼棄兵》給女生的啓示:要找到屬於「自覺」與「成長」的答案

文章授權節錄自奶媽 Naima
題為編輯所擬

追縱Research Wedding的動向
FOLLOW US

婚姻的意義,遠不止於籌備一個婚禮。From girl to lady,《Research Wedding》的存在,為要讓即將成為人妻的妳,變得愈發知性優雅,更懂得愛與自愛。

你有可能感興趣

閱讀文章:Best Holiday Movies:用這張電影清單,伴你度過美好的年末時光
Culture | 文化藝術

Best Holiday Movies:用這張電影清單,伴你度過美好的年末時光

不妨用一份電影清單,好好犒賞今年辛苦的自己,伴隨著聖誕佳節的氣氛,重新感受一抹溫暖,告別所有不好的人事物,迎接嶄新的未來。

閱讀文章:「我們一起大笑,可怕的東西就會跑光」:長大後,才懂父親當年的溫柔
Culture | 文化藝術

「我們一起大笑,可怕的東西就會跑光」:長大後,才懂父親當年的溫柔

回首成長階段,不全然圓滿。或許,記憶中依舊參雜著憤怒與爭執,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理解家人的好。特別是,在工作遇到不如意,家永遠是孩子的避風港。 時至父親節,不妨用這些影片,帶領你重新感受到父親的好。我們都曾在成長的,默默得到父親的支持和鼓勵,只是我們太習以為常。於是,我們終於讀懂父親的耳提面命,在嘮叨、愛講道理的背後,藏著的,是從小到大,始終如一的「父愛」。 #1 《陽光 […]

閱讀文章:蔡康永創作展《我一直替你好好收著》:「不要把文字當成理所當然的事」
Culture | 文化藝術

蔡康永創作展《我一直替你好好收著》:「不要把文字當成理所當然的事」

「有沒有可能做一個讓人家看了以後得到安慰、很有共鳴的展覽?」 這是蔡康永在推出《我一直替你好好收著》展覽前,一直思考的問題。他希望打破既定的框架,重新定義藝術和生活之間距離,讓置身數位時代的我們重新感受「文字」的魅力。 「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句話」 透過色塊與畫框的搭配,蔡康永巧妙地用短短的幾個字,或是一句話,打造一件件扣人心弦的作品。不同於一般展覽需要「導讀」,蔡康永希望大家 […]

閱讀文章:《無常家》:長大後,理解了生命的無常,也更懂得珍惜此刻的日常
Culture | 文化藝術

《無常家》:長大後,理解了生命的無常,也更懂得珍惜此刻的日常

繼 2021 年推出《勿念》,相隔一年,Yoyo 岑寧兒推出新歌《無常家》,她以「無家」作為歌曲主軸,緩緩地帶領聽者重新感到「家」的定義,哪怕此刻人身處異地,胸口仍湧上一陣溫暖與觸動,想起了遠方的親人與朋友。 《無常家》 這首歌曲找來于逸堯擔任製作人,林二汶作曲以及周耀輝填詞,形塑「無家幾好呀,逍遙自在」的曲風,在旋律上也更自由地轉調換拍子,細膩地勾勒出「無家」的輪廓,特別 […]

閱讀文章:港版《大叔的愛》大結局:「愛」只差你的勇氣
Talks | 網絡熱話

港版《大叔的愛》大結局:「愛」只差你的勇氣

ViuTV原創劇港版《大叔的愛》迎來大結局。早於劇集未開播前已討論度十足,每個演員的突破性演技,更令觀眾眼前一亮,也難怪好評如潮,更創下 ViuTV開播的紀錄!作為用心製作的劇集,《大叔的愛》劇情追隨原版,並加上港式風味。劇集中透過刻畫不同人物的故事,讓觀眾投入劇情外,亦從中得到啟發,讓我們明白——其實「愛」只差你的勇氣。

閱讀文章:《金都》影評:「你,為甚麼想結婚?」
Culture | 文化藝術

《金都》影評:「你,為甚麼想結婚?」

結婚,究竟對一個女生有多大吸引力?《金都》是少數以探討婚姻作主題的港產電影,沒有童話婚禮,沒有大排筵席,開宗明義,取景於太子金都商場,卻帶來比籌劃婚禮更深遠的問題:「你,為甚麼想結婚?」 從幾年前的《29+1》開始,到今年初被疫情淹沒了的《Baby復仇記》,都訴說著香港女生(被有心人簡稱「港女」)的慘況,似乎30歲是女性的一大關口,到時侯要作出一個,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

閱讀文章:楊丞琳的分手哲學:寧願被說「冷血」,也不要再用時間折磨彼此
Love | 知性愛情

楊丞琳的分手哲學:寧願被說「冷血」,也不要再用時間折磨彼此

不同於過去,在鏡頭前,給人甜美可愛的形象,近日,楊丞琳在接受《一件襯衫》專訪時,坦言在愛情裡經常扮演「冷血」的一方。來到 36 歲,她更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要的是什麼,一抹堅定的眼神,是歲月帶來的經歷,值得我們學習。 「我沒有任何交惡的前男友」 談起昔日戀情,楊丞琳和「小鬼」黃鴻升的情誼,是少數演藝圈裡,分手後還可以當朋友的典範。他們不輕易斷開聯繫,不管來到哪一個人生階 […]

閱讀文章:結婚九年,John Krasinski 分享和愛妻 Emily Blunt 的幸福關鍵
Love | 知性愛情

結婚九年,John Krasinski 分享和愛妻 Emily Blunt 的幸福關鍵

回顧 2008 年,John Krasinski 和 Emily Blunt 傳出交往的消息,一年後兩人宣布訂婚,隔年正式結婚。一轉眼,過了九年,兩人依舊甜蜜幸福。近日,John Krasinski 分享維持這段婚姻的關鍵,或許值得我們參考學習。 不訂任何規定,支持彼此的想做的事 談到如何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導演兼演員的 John Krasinski 向《E! News […]

RW Brides

To get latest wedding information, exclusive event invitation and attractive discounts from wedding talents.

Join RW Brides Now
Sign up for RW Newsletter
Research Wedding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Research Wedding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crossmenuarrow-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