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 | 中式禮儀

傳統與新式過大禮注意事項

傳統與新式過大禮注意事項

傳統過大禮程序及所需物品

傳統式與新式的過大禮,最大的分別在於要準備的物品以及整個程序的時間。這是因為中國作為農業社會,重視實物與意頭,因此會比較繁複。這邊先介紹傳統過大禮程序及所需物品。

第一步:擇吉日吉時

一般為正式婚禮前兩個禮拜或兩個月內,宜早不宜遲。

第二步:準備禮金及禮品

謹記物資要以雙數為主,取其成雙成對之意。傳統男家過大禮所需要的禮品可多達 20 種,超過 100 件單項,當中包括但不限以下物資:

  • 禮金 (應一早由雙方認定)
  • 龍鳳餅 2 對
  • 一擔禮餅(約400個)
  • 椰子 2 對
  • 檳榔 2 對
  • 嫁女餅
  • 四式或八式海味,其中必須有髮菜
  • 三牲:雞(2對)、豬肉(2份)、魚(2對)
  • 四飾金
  • 龍鳳燭
  • 洋酒 4 枝
  • 生果 2 籃
  • 八樣京果
  • 茶葉
  • 紅頭繩
  • 過大禮利是
  • 紅布 2 幅
  • 合盒:內有蓮子、百合、扁柏、青縷兩對,用作上頭之用
  • 香炮
  • 斗二米

第三步:男家送上禮金禮品

新郎及男家親友把過大禮物資送去女家,由男家親友送上禮金禮物,注意新郎在過大禮期間不上樓/入屋。

第四步: 女家接過大禮及回禮 

傳統由大妗姐打開過大禮禮盒,女家點算後,若滿意聘禮即代表允許二人成親。新郎這時可以入屋,女家同時需回一半禮品給男家,當中包括:

  • 男家過大禮的一半聘禮
  • 長褲、鞋、皮帶、銀包
  • 吉祥植物如:蓮藕、石榴、扁柏
  • 回茶禮:大發、鬆糕、煎堆、利是

女家完成回禮後,過大禮的儀式就完成,按照傳統一對新人當日不能見面,同時新人也可以向親友派喜帖了。

傳統與新式過大禮注意事項

新式過大禮程序及所需物品

看到以上傳統過大禮的物品,是否覺得太誇張?雖然有不少店舖可代為準備,但要送去女家也相當不容易。時至今日,不少禮品都已簡化,大家可以參考這邊的新式過大禮程序及所需物品。

第一步:擇吉日吉時

同樣為正式婚禮前兩個禮拜或兩個月內,宜早不宜遲。現代人工作繁忙,也有人只擇吉日或吉時,最重要是得兩家人同意。

第二步:準備禮金及禮品

物資以雙數為主,取其成雙成對之意。相比傳統男家過大禮所需要的禮品,現在大部份都能以利是代替,但以下物品還是不可或缺:

  • 禮金 (應一早由雙方認定)
  • 龍鳳餅 2 對、其餘禮餅能以餅卡代替
  • 海味能以「海味金」代替,
    但髮菜必須準備
  • 三牲能以「三牲金」代替
  • 新鮮扁柏

而其他禮品,能準備當然最好,但假如不方便,也能以「包羅萬有利是」代替。省去物品越多,利是就要相應準備越多。

第三步:男家送上禮金禮品

新郎及男家親友把過大禮物資送去女家,由男家親手送上禮金禮物,新郎不上樓/入屋。

第四步: 女家接過大禮及回禮 

不一定要聘請大妗姐,可由女家親友代替打開過大禮禮盒,女家點算後,若滿意聘禮即代表允許二人成親。新郎這時可以入屋,女家同時需回一半禮品給男家,當中包括男家過大禮的一半聘禮及吉祥植物,而長褲、鞋、皮帶、銀包等可以「女婿金利是」代替。女家完成回禮後,過大禮的儀式就完成,新式的過大禮後新郎新娘也可以即刻見面了。

傳統與新式過大禮注意事項

過大禮須知及禁忌

  • 禮金數字要好意頭,可以88或99結尾,或者齊頭 $38,000、$68,000,新人們應預早討論及探探口風,最重要還是令雙方家長滿意。
  • 男家過大禮的禮品可預先分成 2 份,方便之後女家直接回禮。
  • 新娘如有未婚的兄弟姊妹,按習俗新郎要送上舅仔鞋、姨仔裙等。現代多以「舅仔鞋利是」或「姨仔裙利是」代替。
  • 生果籃記得要避開一些諧音不吉利的生果,例如橙(慘)、梨(離)、芒果(亡)和香蕉(死)。建議可選有籽的生果,例如奇異果、火龍果,象徵百子千孫。
  • 謹記禮物中不可有手帕,因其有分手之意。
  • 過大禮時準新人須避席,女方要留在房中或外出迴避,送禮期間新郎也不要入屋,否則會有 「入贅」之意。
  • 新娘切忌食過大禮的喜餅,因為喜餅代表自己的褔氣,不要吃掉自己的褔氣。
  • 有些新人家裡習俗過大禮時會在神台上香供奉,告知祖先嫁娶之事,假如準新娘不小心把香燭插歪了,也不能從在香爐中拔出來重插,因為上兩次香有再婚之意。
傳統與新式過大禮注意事項
FOLLOW US

婚姻的意義,遠不止於籌備一個婚禮。From girl to lady,《Research Wedding》的存在,為要讓即將成為人妻的妳,變得愈發知性優雅,更懂得愛與自愛。

你有可能感興趣

閱讀文章:準新人要為長輩們準備的5大事宜,讓雙方家屬圓滿迎接大日子
Trends & Tips | 潮流貼士

準新人要為長輩們準備的5大事宜,讓雙方家屬圓滿迎接大日子

常言道:「結婚不是兩個人之間的事,而是兩個家庭之間的事」,儘管在這個時代婚禮不再是「父母之命」,但對於長輩們而言,子女的婚禮擁有重大的意義——他們能夠見證自己的孩子建立家庭,既因此感動喜悅,也充滿緊張及不捨。為了讓四大長老於你的大日子不留遺憾,盡情享受,也要提前為他們做好準備,快點將以下幾點加在你的備婚清單中吧!

閱讀文章:從裸色煙燻到經典紅唇,盤點2021春季新娘髮妝趨勢
Trends & Tips | 潮流貼士

從裸色煙燻到經典紅唇,盤點2021春季新娘髮妝趨勢

在看過那麼多Pinterest靈感圖片、聽過化妝師林林總總的建議後,新娘們有時仍對適合自己的妝髮造型毫無頭緒,此時不妨先參考即將於明年春季大熱的5款造型趨勢,再想辦法將自身特色結合進去,一步步築構出心中最理想的婚嫁造型...

閱讀文章:低調中綻放的氣質光芒:盤點2019秋冬新娘髮妝趨勢
Trends & Tips | 潮流貼士

低調中綻放的氣質光芒:盤點2019秋冬新娘髮妝趨勢

從盡情使用鮮花裝飾場地的春季,到適合舉辦海灘婚禮的夏季,我們眼下已迎來落葉紛飛的秋季,而選擇在這個季節步上紅毯的女孩,可說是最幸運的新娘,不用怕艷陽將汗水逼出白紗之外,或是頂著花掉的妝容接待賓客,在專心完成人生大事的同時,也能毫無負擔地展現自己的獨特魅力。 那麼,即將於秋/冬季完婚的新娘們,又適合以什麼樣的造型驚豔四座呢?相信在看過以下5個當紅趨勢後,妳也能於其中找出令妳忍 […]

閱讀文章:Find Your Perfect Fit:依身型選出最合適的夢幻婚紗
Trends & Tips | 潮流貼士

Find Your Perfect Fit:依身型選出最合適的夢幻婚紗

提到理想中的婚紗,妳的腦中也許會湧出萬馬奔騰的思緒:「好喜歡華麗繁複的刺繡,但又覺得簡單的設計比較符合我的風格;嗯,魚尾裙似乎能修飾身材,但層層疊疊的網紗看起來更有氣勢;哎呀,到底要選擇優雅一字領還是性感V領呢……?」 其實,要找到一件絕美夢幻的嫁紗並非難事,但要選出適合自己身型的婚服,同時又能切合自身的穿搭個性,就讓「挑婚紗」的闖關難度直線飆升;對此,筆者特別彙整出適合6 […]

閱讀文章:結婚唔使急但最緊要早【場地篇】
Trends & Tips | 潮流貼士

結婚唔使急但最緊要早【場地篇】

當解決了準新人雙方以及四大長老們對婚禮的共識,剩下來就是比較切實的事項,心得只有一個,就是「早」,所謂的「好日」來來去去也就那麼幾天,但全年等待結婚的準新人至少也有好幾百對。《Research Wedding》將會簡要說明尋覓婚禮場地等事宜的要點,希望幫助大家及早做好部署,在這場人生最重要的競賽裡掌握「致勝」關鍵。

閱讀文章:What Wedding Flower Are You? 12星座適合的婚禮佈置花種
Trends & Tips | 潮流貼士

What Wedding Flower Are You? 12星座適合的婚禮佈置花種

隨著花藝這個以往形象較「高冷」的才藝漸漸走入大眾日常,不少手巧心細的新人開始自行挑選並設計婚禮用花,打造最貼近自身需求的美麗花卉佈置。若你也是這些富有主見的新人,或是已聘請專業花藝師、卻不知如何提供設計概念和方向,除了遵照婚禮風格之外,也許也能根據自身星座選出最完美的佈置花種...

閱讀文章:過大禮必知程序及細節
Tradition | 中式禮儀

過大禮必知程序及細節

過大禮是中國傳統的訂婚儀式,也是結婚過程中的首個儀式。兩家人會先擇日,通常在婚禮前兩個月至兩星期舉行,宜早不宜遲。過大禮的畫面通常都十分溫馨感人,因為兩家人正式確定了婚事,就是女兒將嫁給人兒子的時候。 在這儀式,男家會正式向女家提親,表明新郎會在以後的日子愛護並照顧著新娘,讓女家安心將女兒嫁到男家。男家會帶同豐富的禮品和禮金送到女家,象徵新郎提親的誠意,感謝女家對新娘的養育 […]

閱讀文章:從紙婚到白金婚:結婚周年紀念日的名稱及意思
Love | 知性愛情

從紙婚到白金婚:結婚周年紀念日的名稱及意思

婚姻中的每一個周年紀念,都是夫妻二人的重要里程碑,以往人們會贈送別具深意的禮物來慶祝,隨着時代演變,這些禮物成為各個結婚周年紀念日的特定名稱。除了常聽到的「金婚」、「銀婚」、「鑽石婚」,你還知道哪些?以下介紹26個結婚周年紀念日的名稱,以及其代表的意思。 1周年:紙婚 (paper wedding)一紙婚書定下盟誓,首年的婚姻仍如紙纖薄,需要小心維繫。 2周年:棉婚 (co […]

RW Brides

To get latest wedding information, exclusive event invitation and attractive discounts from wedding talents.

Join RW Brides Now
Sign up for RW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Form
Research Wedding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crossmenuarrow-right